爲(wéi / wèi)了(le/liǎo)傳承紅色基因,赓續紅色血脈,落實立德樹人(rén)根本任務,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、管理好、運用好紅色資源。6月 2日,“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”揭牌儀式在(zài)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順利舉行。
南充市紅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徐興發、蒲傑,會長何平;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理事會秘書長鄒鵬、黨總支書記陳永龍、副校長何衛東、歐陽明、 嶽增取等學校領導出(chū)席儀式。
揭牌儀式上(shàng),蒲傑宣讀成立“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”的(de)文件,寇波雲宣讀歐陽明同志任職的(de)文件,何衛東宣讀了(le/liǎo)《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章程》。
新就(jiù)職的(de)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歐陽明作表态發言時(shí)表示,成立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,是(shì)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開創性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件大(dà)事,也(yě)是(shì)黨建工作開創性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件大(dà)事,具有開創性意義。中心将明确以(yǐ)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爲(wéi / wèi)主線,開展教育和(hé / huò)學術研究活動。
充分利用川東北紅色教育研究實踐基地(dì / de),開展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研究、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、紅色文化教育研學旅行研究。加強對川東北革命老區特色紅色文化資源挖掘、保護、開發、利用的(de)研究,促進川東北革命老區的(de)物質文明和(hé / huò)精神文明建設,推動川東北革命老區社會的(de)和(hé / huò)諧發展,爲(wéi / wèi)繁榮發展川東北革命老區各項事業貢獻力量。
“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後,要(yào / yāo)充分發揮川東北片區紅色資源豐富的(de)優勢,繪好川東北紅色文化矩陣地(dì / de)圖。”揭牌儀式上(shàng),何平希望把南充現有紅色資源籌納入紅色文化教育研究體系,構建串點成線、區域成環的(de)紅色資源共享格局。
要(yào / yāo)圍繞紅色文化教育的(de)共性需求,開展專題培訓,根據需求策劃培訓項目。希望中心辦出(chū)成效,辦出(chū)特色,開創性地(dì / de)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及研究工作,爲(wéi / wèi)庚續紅色血脈,傳承發展紅色文化做出(chū)應有的(de)貢獻。
陳永龍在(zài)總結發言時(shí)指出(chū),成立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,是(shì)學校積極貫徹落實《愛國(guó)主義教育實施綱要(yào / yāo)》和(hé / huò)《中共中央國(guó)務院關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強和(hé / huò)改進大(dà)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(de)若幹意見》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舉措,是(shì)弘揚和(hé / huò)培育紅色基因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件大(dà)事。紅色基因、紅色傳統、紅色資源是(shì)我們開展思政教育的(de)寶貴資源和(hé / huò)文化财富。川東北地(dì / de)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、底蘊深厚。希望雙方從實際出(chū)發,本着優勢互補、共謀發展的(de)原則,大(dà)力開展校地(dì / de)互動式、互助式、互建式的(de)紅色文化教育活動,着力構建“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互利互惠”的(de)工作格局,推動學校乃至整個(gè)川東北地(dì / de)區的(de)紅色文化教育、思政教育再上(shàng)新台階。
陳永龍要(yào / yāo)求,學院要(yào / yāo)以(yǐ)“川東北紅色文化教育研學中心”的(de)成立爲(wéi / wèi)新起點,全面貫徹黨的(de)教育方針,全面落實學校“十四五”規劃的(de)部署要(yào / yāo)求,發揚艱苦奮鬥的(de)革命傳統,立足本職崗位,竭心盡力辦好人(rén)民滿意的(de)教育,履行好“爲(wéi / wèi)黨育人(rén)、爲(wéi / wèi)國(guó)育才”的(de)職責使命。引導黨員幹部群衆更好知史愛黨、知史愛國(guó),在(zài)學校發展中接力奮進、砥砺前行,爲(wéi / wèi)實現中華民族偉大(dà)複興的(de)中國(guó)夢增添新的(de)時(shí)代光彩。
文稿:黨工部
圖文:程琪茗
編輯:羅傑潇
審核:陳永龍